ꕤ TIQFF映後直送 ꕤ 青春玩高潮
ꕤ TIQFF映後直送 ꕤ 青春玩高潮
被跳過的健教課本,在社會上關於青少年情慾常常一再被消音的話題,一昧的忽視、否定、禁止、恐嚇,反而使得情慾越來越往地下化。孩子本來就會對性好奇,與其一味防堵,不如教正確知識讓他學會保護自己。
 
不教孩子性教育,是因為大人不會教還是我們這個社會從就沒有給過機會去學習。
 
・・・
《迷藏》郭玄奇
導演當初寫這個故事是來自很多困惑跟好奇,困惑是在於社會氛圍,困惑的點是人的情慾是自然的本能,為什麼要害怕恐懼這件事,這應該要像吃飯一樣。這個困惑引發好奇現在當代的孩子面臨情慾探索的過程會是什麼樣貌,於是帶著這個困惑跟好奇做了些田調慢慢發展了《迷藏》這個故事。
 
Q:分享和年輕演員吳至叡、林宥綸是如何執導?還有最大困難的地方?
A:導演表示,最大困難首先過爸媽那關,不過演員的爸媽都很支持,另外前製期花了半年多的時間都有跟演員做很多溝通,所以演員是相當信任我們。
 
・・・
《雨水打進眼睛》王彥蘋
這是彥蘋導演的畢業製作也是第一部作品,起初希望拍很真摯情感的電影,那時候開始很想要寫一個對我青春一切的想法,彌補一些遺憾或者是我對它的解讀。這部最想要講的是人一輩子可以宇軒真心不求回報喜歡一個人的額度是有限的,長大有後受過傷害漸漸沒辦法再對人這樣的付出,導演主要希望觀眾看完這部片時能夠想起當初自己曾經也有過這個真誠的時候。
 
・・・
《卜生》少年K
Q:當時怎麼會取這個名字?另外這個計畫的緣起,還有這個計畫是怎麼達成的?
A:當時想拍這部是因為我當時對於性好像是少了一點的性,而「性」這個字拆開來少了一點就是「卜生」,這就是片名的由來。
製片林秉君表示計畫的起源是當時有想做未成年關於性的紀錄片當作畢業製作,這個狀態找了一年多都找不到適合人選,有個機緣認識了少年K,他也願意參加這項計畫,經歷了兩年互動,這個過程像是用影像參與了社會,一方面讓少年K認識什麼是紀錄片,這個過程累積了素材,到了最後一個學期,才正式想說這部片的起承轉合是什麼,我們再把它規劃成腳本,於是就有了這部紀錄片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