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酷兒影展高雄場笑淚交織中圓滿落幕 三城放映達成期盼性別平權再深耕

▲高雄閉幕大合照,愛心朵朵開願把愛傳下去。

2017台灣國際酷兒影展高雄場週末壓軸高潮!週六特殊場次【召妖派對】,四位變裝皇后闖入影廳,搭配電影《沙漠妖姬:數位修復版》經典歌舞橋段演出,與民眾一同隨著音樂搖擺歡樂開趴,嗨翻週六夜。週日由本屆影展壓軸閉幕片《兩個爸爸》畫下圓滿句點。本片探討泰國同志家庭的未來想像以及會遭遇的社會議題。在影展甫開賣時即獲觀眾熱烈討論、銷售一空。閉幕片現場更是高朋滿座,而高雄市教育局長范巽綠、高雄市社會局長姚雨靜、多位性平委員亦蒞臨觀賞給予暖心支持。映後座談邀請到高醫大性別所助理教授胡郁盈與觀眾討論多元成家議題,交流討論熱烈。

▲酷兒影展策展人林杏鴻(中)、高雄市教育局長范巽綠(中右)、高雄市社會局長姚雨靜(中左)與多位性平委員合影留念。

《兩個爸爸》是描述泰國的兩位同志情侶一同扶養棄嬰的故事。電影從兩個爸爸的角度去切入,除記錄著兩位爸爸在遇到各式困境與抉擇的掙扎,亦著眼於孩子的觀點與想法,在這樣「特殊」的家庭找尋一個生活平衡。導演Palatpol Mingpornpichit曾於訪談時分享到,劇中帶出了許多對同志家庭的未來想像以及會遭遇的社會議題,是想去探問:「假若自己有一個家庭,會是什麼樣貌?」。並表示自己在拍攝後,得以重新檢視生養小孩的狀況,進一步細細地去省思伴侶間的長程關係、婚姻生活、照顧扶養孩子等責任問題。甚至思索當原有單純的伴侶關係、生活狀態,延伸到家庭後,對周遭親友、社會大眾等所造成的影響。拍攝本片,更希望創作出有別於以往多元性別、酷兒電影給民眾只有「肉體、情慾」等元素的刻板印象,深入去探討「愛、家庭、社會」之間的交互關係。

高雄市教育局長范巽綠感受深刻的表示,四年前聽到協會欲創辦酷兒影展就曉得很不容易,但認為影展將國內外多元性別議題的影片帶到台灣觀眾面前,能促進更多省思與討論,是值得做的一件美事,需要好好支持。近年來,性別議題、性別平權、性別教育等引起社會很高的討論與關切。他提到,高雄是第一個成立大學性別所的城市,除有學界堅強的知識背景外,與完善體制的委員會

非常感謝許多學者專家與高雄市政府眾多性平委員的努力。台灣社會在前進的時候,大家要能更有同理心去思考、看見多元性別族群並正視性別平權存在的必要。社會的世代價值觀儘管有所差異,仍需要大家持續用尊重多元與包容差異的同理心去互相理解。盼影展能繼續舉辦,帶來更多影像佳作,促進更多討論交流。

▲酷兒影展策展人林杏鴻(左),高雄市教育局長范巽綠(右)。

高醫大性別所助理教授胡郁盈在映後分享提到自己在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擔任理事時,看到許多台灣現今同志家庭的個案。表示有些同性伴侶成為家長本已不是易事。又因社會上尚有很多議論跟異樣眼光,讓他們會時不時質疑自己究竟適不適合養育孩子。但她接著鼓勵大家:「不論是什麼樣的家庭組成,自己一定要先接納自己的狀態,然後對孩子坦率。家庭的特別,只因組成的方式不一樣,這樣的『特別』,並非是錯誤。」除社會態度的改變,在亞洲社會裡看待雙親的方式,也需一起有所改變。而她更加煩惱、憂心地指出,若如影片中這樣有社經地位的同性伴侶,在收繼關係上都有如此多阻礙,那麼台灣那些社經地位上相對不高的伴侶,恐怕會遭遇更多困難。最後,她藉影片裡教職人員社工的應對情境,提醒教職或是輔導人員,未來在面對那些不甚瞭解、不贊同者的質疑與詢問出現在校園時,應認真思考更適合、更恰當的方式去應對與引導。更希望大家能同理看待那些同志家庭的家長,普天下父母養兒育女都是一樣的。

▲酷兒影展策展人林杏鴻(左),與高醫大性別所助理教授胡郁盈(右)映後與談分享。

2017第四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為期一個月的台北、台中、高雄三城放映,共計播映53部影片、80個場次,在今晚畫下完美句點。本屆影展主題「酷兒敢曝」帶出自在展現自我的精神,在「龐克搖滾酷兒敢曝」單元,選入多部優秀經典作品供觀眾細細回味。更特別企劃「跨夜馬拉松」、「召妖派對」等主題活動,希望透過新穎的觀影方式,給予觀眾驚艷享受。本屆首次承辦亞太酷兒電影聯盟頒獎典禮(本聯盟於2015年台北成立,至今已有24個會員單位並持續成長中),並舉辦亞太酷兒電影與文化論壇探討各地社會文化、宗教信仰如何影響酷兒族群的生活樣貌。影展透過各式交流,致力將國際佳片帶入台灣、將台灣優秀作品發揚國際。未來將持續耕耘努力,更多影展相關即時訊息,敬請繼續鎖定【TIQFF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官方臉書專頁與TIQFF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官方網站:http://www.tiqff.com/

四位妖姬與民眾一同隨著音樂搖擺歡樂開趴(王馨儀/攝)。

廳內妖姬們與民眾嗨翻天。